◎记者 王子霖
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是中央企业开展生产经营 、参与市场竞争的主要载体,也是稳定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 。近期 ,部分长期受破净问题困扰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拿出估值提升计划,在进一步提升公司价值创造能力的同时,充分向市场传递公司投资价值,增强投资者信心。
破净 ,即上市公司的股价低于其每股净资产。这一现象在基建、钢铁、银行等行业板块出现频率较高。国务院国资委2024年12月发布的《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要高度重视控股上市公司破净问题,将解决长期破净问题纳入年度重点工作 ,指导长期破净上市公司制定披露估值提升计划并监督执行 。
据上海证券报记者统计,今年以来已有27家破净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有针对性地披露估值提升计划,还有超50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披露市值管理制度。记者了解到 ,多数央企已经完成市值管理专班的组建,相关工作机制和流程已初步建立。
夯实价值创造根基
“公司将以改善、解决破净问题为核心目标,按照已经制定的《市值管理制度》要求 ,围绕《估值提升计划》的‘价值创造—价值经营—价值传递’三大环节,系统性推进落实市值管理举措 。”中国电建总经理王斌在5月13日举行的业绩说明会上表示。
在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已披露的50余份市值管理制度以及近30份估值提升计划中,提升企业核心业务经营能力 ,无一例外地居各项任务之首。以长期饱受破净困扰的基建类央企为例,为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提升价值创造能力的突破口 。
根据中国电建的估值提升计划,未来将超前谋划新领域新方向 ,重点培育发展深远海风电 、氢能、新型储能、地热能 、土壤修复、工程行业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深部地下空间 、深部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海洋能、生物质能等未来产业,积极开拓光热业务 ,研究跟进低空经济业务。
作为全球基建行业的领军企业,中国建筑将以建筑工业化 、数字化、绿色化为抓手进行转型升级,开展建筑工业化产业链“链长 ”建设 ,开展“AI+”专项行动,加快建设建筑业大模型,实施碳达峰“个十百千万”工程。同时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发展力度 ,大力推动科技成果的产品化产业化转化,加快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
以钢企为代表的部分破净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将成本压降视为工作重点。新钢股份表示 ,公司生产系统将持续强化算账经营,加快从生产管理者向经营管理者转变,对效益差的生产线进行控产,确保高效益生产线满负荷生产。鞍钢股份提出 ,要树牢“一切成本皆可降”的理念,严控各项费用支出,加强费用指标前置管理 ,杜绝各种形式的“跑、冒 、滴、漏 ”,坚决止住“出血点” 。
打造并购重组引擎
“在中国钢铁行业减量发展的趋势下,高质量并购重组成为优化业务布局、扩大市场份额的关键路径。”宝钢股份的估值提升计划提出 ,公司计划将产能规模提升至8000万吨以上,以此巩固优势品种的市场地位,并支持长材、厚板等新战略产品规划的落地。
内生+外延发展是企业提高投资价值的重要途径。国务院国资委曾对央企提出“积极开展有利于提高投资价值的并购重组 ”的要求 。记者梳理发现 ,围绕新技术 、新领域、新赛道开展高质量并购重组,已被部分企业确定为未来方向。
2024年底,中国交建披露了旗下中交资管与中交养护的专业化整合计划。中国交建在估值提升计划中明确 ,将加大子公司主业专业化整合力度,降本增效,减少同业竞争,实施符合战略定位方向的重大资产重组 。
具体而言 ,中国交建下一步将优质资源或具有强协同性的业务或资产注入上市公司,通过资本运作、资产重组和置换等收购方式,整合未来潜力大 、盈利能力强的资产 ,促进上下游产业链协同,为上市平台持续发展增加活力。做好具备上市潜力的子企业的储备、孵化、培育及上市工作。
“瘦身健体”也是央企并购重组的目标之一 。多家央企提出要推进剥离非主业 、非优势业务,履行相关承诺 ,优化产业布局、提升运营质量。际华集团表示,对不符合公司长期发展战略、没有成长潜力或影响公司盈利能力的资产进行剥离,对闲置资产进行盘活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高资产质量。
筑牢长效回报机制
由分红 、增持和回购组成的“三件套”是上市公司提高投资者回报的必备工具,也是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具箱中的重要工具 。在已披露的估值提升计划和市值管理方案中 ,“三件套 ”均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为A股市场优质“收息股”之一,大秦铁路自上市以来连续18年不间断现金分红,年均分红比例超过50%。为应对行业波动带来的股价波动,公司计划进一步提升分红水平来提高公司估值 。
大秦铁路表示 ,2025年的现金分红总额将不低于归母净利润的55%,公司将切实落实好股东分红回报规划,优化现金分红节奏。未来将综合考虑行业特点、盈利水平、财务情况等 ,保持现金分红政策的连续性 、稳定性和可预期性,不断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招商港口、上海能源等破净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均计划提升分红力度。招商港口计划2025年和2026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分配利润的40%;上海能源2024年将年度分红比例提升至40%后,未来将适度继续提升分红比例 。此外 ,中国中铁、上海能源等还将提议实施2025年中期分红。
在今年4月的增持回购潮中,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特别是破净公司纷纷发挥带头作用。据统计 ,今年4月以来,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拟实施的增持回购规模已超300亿元 。
一位接近国资监管体系的人士表示,从今年4月大批央企就稳定资本市场的发声 ,以及多家央企迅速实施增持和回购等举措来看,多数央企已经针对资本市场的波动,建立了高效的工作流程与响应机制。